被凝视者:面具和肖像
2023年9月16日-2023年10月18日
艺术家:毛焰,张恩利,彭斯,颜秉卿,倪好,夕背
学术主持:姜俊
从绘画到摄影、从电影到电视、从数字互联网到当下的人工智能,在当今图像泛滥的媒体时代,人类的脸也被过度图像化,并获得了新的媒介、传播和接受方式。脸的图像在娱乐、新闻和广告业所主宰的消费社会中以乘数级的方式自我复制,这使得脸趋于模式化、扁平化和空洞化。
本次展览重新聚焦脸这一历久弥新的主题,邀请了不同年龄的艺术家:毛焰、张恩利、彭斯、颜秉卿、倪好、夕背,并希望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生存经验出发推陈出新。作为中文标题“被凝视者”有一个包含双重含义的德文翻译'Ge-sicht',直译为“被看见者”,同时也是“脸”的意思。
脸是人身体的一部分,也是为他人的凝视而存在的,在我同样凝视他人,目光相接的时候,人便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,以及作为另一个主体的他人的包围,即人的社会性,也就亚里士多德所谓,“人是政治的动物”。同时我也进一步区分外部展示给他人的“脸”,所谓“社会性的面具”和内部被隐藏的“真实自我”。因而“面具”在人类的文化中一直被作为“脸”的隐喻,迎接着社会性的凝视。
按照德国艺术史家汉斯·贝尔廷所言,脸的文化史起源于宗教和剧场中的面具仪式。在古希腊面具和脸共享同一个词'Prosopon',直译为“被看见者”、“呈现在眼前者”。在古希腊的宗教仪式和剧场中,当表演者带上面具,他就遮蔽和让渡了自我,获得了连接社会的新脸,即新的角色和身份,展现亚里士多德所谓“人的政治性”。而无论是宗教,还是戏剧其实都关乎于人对于共同生活的理解,以及其中成员的可见性。
不同于古代,在近代戏剧中面具表演却逐渐衰弱,相反演员的脸承载了它在舞台上的角色。脸成了“社会面具”(宫廷交往和后来市民社会中)的模板,因此文艺复兴时脸的再现被从身体表演中抽离出来,托付于一个默无声息的媒介,即“肖像”。它作为某一张脸的替代和对某一位人物的记忆而被创造出来。一张脸以肉身的形态在场,相反一幅肖像则是通过其肉身的缺席而获得存在的意义。肖像是有生命的脸与无生命的面具之间的转换,是社会性的聚合。文艺复兴后追求个体差异化的肖像被认为是另一种面具,它的流行和普及标志着现代社会的诞生,即作为独立主体的“个人的解
放”。
在今天当代艺术中,对于脸的描绘早已告别了各种社会、政治和商业的功能。肖像以艺术之名获得了暂且非利益攸关的凝视,为的是让欣赏者能够通过对于一张张被不同描摹的脸(面具)的凝视,重新反思人在当下的处境、我和他人的关系、以及我对于自我和周遭,自我和历史的理解——寻觅一种超越个体肖像的原初之图(Urbild)。